今日江安

江安本地及江安人关注的社会热点新闻资讯!
  •  19854帖子
  •  93467讨论
  •  876关注

江安向“四川酿酒高粱第一县”迈进

发表于 2012-11-24 13: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属地:湖南湘潭
1642 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记者从江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获悉,由该站申请的宿根高粱全苗与丰产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技术发明专利,和江安正季高粱、再生高粱及其轮间套作新技术一起,形成了创新高效配套栽培模式,这标志着江安在高粱栽培技术上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向打造“四川酿酒高粱第一县”的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2010年7月初,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在考察江安高粱产业时,充分肯定了江安高效高产的高粱种植模式和其极强的抗旱性,并寄语江安努力打造成全省酿酒高粱第一县。
  如何打造?从2011年起,江安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产业技术三季配套、基地产品有机标准、单产效益突破四千、生产规模二十万亩”的酿酒高粱生产基地,力求从“科技水平、产量品质、基地效益、规模比例”四个方面向“四川酿酒高粱第一县”迈进。
  “今年全县的高粱生产面积达到了16.1万亩,在2010年8万亩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无论从种植规模,还是技术含量、品质、效益方面看,江安的高粱产业都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特别是宿根高粱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进一步巩固了江安在高粱栽培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该县农业局局长李兴平自信地告诉记者。
  江安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地带,历来就有种植高粱的习惯。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和种植成本增加,农民种植高粱积极性下降。2006年起,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在迎安镇、怡乐镇等地进行高粱连续宿根试验,旨在探索更科学的高粱栽种方法。2007年,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并开始在江安进行推广。2009年,包括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邹剑秋在内的全国30多名高粱专家对江安的宿根高粱技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认为值得在全国生态相似区域大力推广。通过前期的试验和充分的实践,2010年,江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正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宿根高粱全苗与丰产技术的专利申请。
  “从开始试验到总结推广,前后历经6年的时间,终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通过,在近一年半的公示期得到众多专家的认同,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正荣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出示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而在此之前,江安宿根高粱技术已经被确认为四川省地方标准。
  据张正荣介绍,应用宿根高粱全苗与丰产技术,播一次高粱种,至少可以连续三年宿根高粱,不用再播种(江安有的农户宿根5年,连年获高产),达到节本增效目的。这项技术具有几个优势:高效高产,正季亩产约450公斤,再生高粱亩产约350公斤;节约成本,1亩高粱可节省种植和劳动力成本100多元;抗旱抗寒性强;苗早苗壮,比一般高粱早收10—15天。更重要的是,该技术已深化应用,形成了 “芋/粱/粱”、“豆/粱/粱”、“辣/粱/粱”、“菌/粱/粱”等新的种植模式,大大提高高粱亩产效益,每亩平均产值5千元左右,最高亩产值可望实现1万元。
  通过科技创新、示范带动,江安高粱种植得到迅速推广,今年的种植面积占到了大春旱地作物面积的70%,形成了“一区两片三环线”的百里高粱长廊。今年下半年,江安在做好5万亩杂交高粱蓄留再生高粱的基础上,还将实施常规高粱蓄留再生高粱的种植模式,大力推进绿色高粱、有机高粱和高粱标准化生产示范,不断提升高产创建的水平。(四川农村日报)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全部评论
七哥 IP属地:安徽宣城
我们奶煸都退耕还林了,还真不知道江安哪一块在种高粱
2012-11-24 20:19:26 回复
道具 0 0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 宜宾市江安橙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删帖申请 | 

广告/投诉热线:0831-2620800

法律顾问:四川舟楫(宜宾)律师事务所 陈一男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ICP编号:蜀ICP备20010192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31530

川公网安备51152302000146号

电子营业执照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