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江安

江安本地及江安人关注的社会热点新闻资讯!
  •  20109帖子
  •  93738讨论
  •  878关注

童年的年,恩赐了我们童年的幸福

文化江安 发表于 2018-2-1 09: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属地:四川宜宾
1178 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仇仇 于 2018-2-1 09:51 编辑

小时候,进人腊月就盼着过年,感觉时间像蜗牛一样慢;

步人中年后,好像时间苏醒了,一年的光景匆如而过。很多时候,来不及左顾右盼,来不及向友人好,来不及向父母嘘寒问暖,就站在了农历新年入口的门槛上。

农历腊月甘三,是传统的小年。这不又一次不知不觉地来到新年的门口。这是冬日难得的好天气,阳光明媚能见度极好。孩提时代过年的情景,又浮现眼前。

美好往事不老,记忆之树常青。

生长在山清水秀的小镇,过年的往事也如小镇一般如诗如画,赏心悦目。
过年穿新衣服的传统,即便现在也还保持着,当年,更是非同一般的郑重。进入腊月大妈大婶坐在家门口,赶缝过年衣裳,成为小镇的一道风景。

640.webp (2).jpg

我的过年衣服和鞋子都由外婆张罗缝制。衣服是对襟扣样式,鞋子为鸡婆形,即棉鞋。
那时的小镇,电灯总是灰蒙蒙的,白天房内的光线也不明朗。

外婆左眼失明只能坐在小木楼走廊凛冽寒风里,为我的新衣新鞋穿针引线。

640.webp (3).jpg

尤其是纳厚实的千层底,一针一针,缓慢,吃力,真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工夫。外婆曾不止一次对母亲说:年是孩子们过的,再苦再累也要让他们穿新的。

老人家默默无闻的艰辛,童年的我哪能感到啊!


童年的年夜饭,远远没有现在丰盛。那时的肉食是计划供应的,但母亲单位每年要杀过年猪,分成若干小块,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分量虽然不多,在当时,却是格外的收获。

肉提回家,不管多少,也不管抽到颈桩还是坐臀,都一样欢天喜地的。

640.webp (4).jpg

大年初一早晨,母亲做的面条或者糯米粑仍然印象深刻,尤其是糯米猪儿粑特别有滋有味。

母亲是红桥人,猪儿粑这道当地承传百年的地方小吃,母亲自然做得正宗地道。进入腊月,小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办年货,主要就是自己制作米花糖、花生糖、红薯糖,还有就是炒胡豆豌豆。作好了,放在一个装有石灰的陶瓷罐子内,以破旧的棉衣包住罐口,再压上一块石头,以防食物回潮松软。这些吃食十分珍贵,主要是用来待客的。

640.webp (5).jpg

跟随大人走人户的小孩,最喜欢这些香甜的零食。平时可是见也见不着呵。往往吃多了,到上桌吃饭时,吃不下大鱼大肉了。那也是平时见不着的。

640.webp (6).jpg

天晴的时候,男孩子们滚铁环抽陀螺的居多,如果人多,就由“王子”点兵点将,分成南北两派玩逮猫的游戏。当然,最为刺激热闹的还是“蛇抱蛋”:一个人趴在地上,保护着身子下面的几块石子,旁边的五六个人,在不能接触护蛋人身体的情况下,抢走蛇蛋,抢光为赢。那蛋也不好抢,护蛋人眼观四方,手足并用,总是突如其来发动袭击。

下雨的日子,地面积水,玩不成“蛇抱蛋”,就和女孩子们一样,玩踢毽、跳绳、跳阶这些。

像我这样毛手毛脚的男孩子,竟然也学会了制作鸡毛毽,并且还能像女孩子一样踢上几个呐。

640.webp (7).jpg

流星雨一般的铁花,是从正月十三的夜晚开始泼洒,到大年十五最盛,然后结束的。但那是大人们玩的,大孩子们也不甘寂寞,玩起了自制礼花来,让人羡慕不已。经过仔细的观察琢磨,我们几个要好的小伙伴,也知道了“一硝二磺三桴炭”制作火药口诀,并尝试着把火药放进竹筒,成功完成了土制礼花的燃放。当时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

新年,恩赐了我们童年的幸福;童年的快乐,打扮了小镇明媚的春天。

640.webp (8).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江安广播电视台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全部评论
鱼秋传 IP属地:广东深圳
以前吃啥子都香,日子过的清贫但不缺乏欢乐。现在吃什么都不觉得多好吃生活过得压抑,物质水平提高了反而失去了以前的那种纯真欢乐。
   
2018-2-1 21:16:05 回复
道具 0 0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 宜宾市江安橙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删帖申请 | 

广告/投诉热线:0831-2620800

法律顾问:四川舟楫(宜宾)律师事务所 陈一男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ICP编号:蜀ICP备20010192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31530

川公网安备51152302000146号

电子营业执照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