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江安

江安本地及江安人关注的社会热点新闻资讯!
  •  19854帖子
  •  93467讨论
  •  876关注

“CCTV中国影像”聚焦江安,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特色美食、人文、民俗……

   
今日江安 发表于 2018-8-7 14: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属地:四川宜宾
2962 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0dc5e90bca8952c35fddd24b024fe618.jpg


座谈会现场。
8月6日,CCTV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江安篇摄制组到江安县,座谈探讨纪录片拍摄内容前期工作。
座谈会上,摄制组有关人员介绍了中国影像方志节目录制的背景意义,通过观看听取视频讲解,提出影像方志选题策划、素材需求、拍摄方向等方面内容。江安县专家大师结合自己工作,围绕江安竹簧工艺、特色美食、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畅所欲言,积极为摄制组提供拍摄线索和指引。
据悉,目前,摄制组正进行资料搜集、确立主题、撰写拍摄脚本等前期工作。下一步,摄制组将详细了解江安历史脉络、文化传承、民俗风情,讲述传奇的江安故事,展示江安独具魅力的地域特色、人文地理和社会发展情况。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龙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易奇志,县政协副主席刘明芬出席会议。
▽▽▽
作为江安人
您知道江安有哪些特色美食、文化历史、民俗风情吗
您会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江安
小编已帮您整理~
▽▽▽
江安的历史名人
01 / 吴祖光

256ac5ed459b1d91a458552556157a7a.jpg
△吴祖光。(资料图)
吴祖光(吴召石、吴韶)(1917—2003),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江苏常州人,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代表作有话剧《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评剧《花为媒》,京剧《三打陶三春》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程砚秋的舞台艺术》,并有《吴祖光选集》六卷本行世。吴祖光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

1939年,风华正茂,20多岁的吴祖光随国立剧专来到江安,任学校国文和戏剧教师。他从一个年轻小伙到戏剧家的蜕变,就是在江安国立剧专“辅导”、熏陶、修炼下完成的。


在江安,吴祖光在老县城东街租了一间小平房,房子紧挨着戏剧大师曹禺家。期间,话剧创作上受到了余上沅、曹禺等大师的帮助。

为了收集创作素材,吴祖光经常到街上,学着江安口音和当地居民摆“龙门阵”,遇到抗战归来的残疾军人、当地的小商小贩等,总是亲切地向他们嘘寒问暖。江安人民朴实的民风民俗,深深地激发了吴祖光的创作灵感,这一切后来都通过他的笔,融汇在话剧《风雪夜归人》和一系列戏剧、散文、随笔中。


1940年,日军的发动全面侵华,轰炸机时常在江安县城的上空飞过,为此,国立剧专的老师不得不在城郊南屏山上的古庙洪佛寺租了几间屋子存放贵重物品,躲避空袭。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吴祖光以爱国将士文天祥为原型,创作了《正气歌》,在江安首演后,引起巨大反响。随后前往陪都重庆演出,连续上演五场,场场爆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中,吴祖光在江安边学习边创作,随后又创作了话剧《闯江湖》,评剧《花为媒》,京剧《三打陶三春》等家喻户晓的作品。历史也把江安推到了抗战文化的前沿,江安,成为戏剧抗战的大本营,成为国剧运动的中心。


“这是我最美好的青春回忆。”离开江安后,吴祖光曾在他的作品《小城春色》中,详细追忆了江安往事,记录了他美好的青春年华。

44年寻旧迹,1985年他又重回江安

1985年10月,曾在江安国立剧专学习和生活的著名戏剧家吴祖光,和曾经的剧专学生刘厚生、王永梭、朱平康等一行,回到了养育过他们,令他们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江安,激动之余,吴祖光即兴挥毫写下了“长江一线意情牵,北望青青四面山,四十四年寻旧迹,几生修得住江安。”的诗句。“几生修得住江安!”这,不仅仅是吴祖光对江安老百姓的感情和对青春的回忆,更是他艺术生涯的奠基和重要见证。
02 / 余上沅

8ba56bc31a812bef650bf63aa05e5845.jpg


国立剧专余上沅校长雕塑。
余上沅(1897-1970)湖北江陵人。中国戏剧教育家、理论家。余上沅1912年入汉口文华学校,毕业後升入大学部文科学习。1935年秋,国立戏剧学校在南京成立,余上沅被聘为校务委员兼校长。他先後聘请了应云卫、陈治策、曹禺、马彦祥、王家齐等人为专任导师,自兼表演主课教师,并导演了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等。抗战开始,余上沅率剧校撤退到长沙、重庆,组织学生课馀演出街头剧,宣传抗战。1939年春,迁校四川江安,1941年剧校改名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于1945年夏复迁重庆,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南京原址复课。

在江安县城办校6年是时间最长,生活最丰富,也是最出成果的黄金时代。曹禺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举世名著《 蜕变》、《 北京人》的创作,以及《 家》的改编。办校期间,余上沅一贯遵循蔡元培的治校经验,延聘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任教。同时宣导教师科研活动,率先写了《表演艺术大纲》、《导演艺术大纲》和《舞台设计提高》等文,对於建立正规化戏剧教育制度和培养戏剧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
03 / 傅增湘

a61dab4a7ef3471f7020c1a0c9d63abb.jpg
△傅增湘。(资料图)
傅增湘(1872-1950),近代藏书家、教育家。字润沅,后改字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姜弇、书潜、清泉逸叟等,四川泸州江安人。幼年入私塾读书,后随父宦游江浙等地。1880年定居天津,清光绪十四年(1889)举人,1898年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唐绍仪和谈代表团南下。
1917年12月“五四”运动前,曾入王世珍内阁任教育总长。“五四”运动中因抵制反动政府罢免蔡元培而被免职,后专心从事收藏、校勘图书工作。1927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
1929年曾赴日搜访中国古籍,其藏书达二十万卷以上,多为精刻本、名钞、名校本。藏书室名“双鉴楼”。傅病重时嘱其后人将所藏通行之本捐赠四川大学,宋、金、元本,明、清精刻、名钞、名校本及其手校本捐入北京图书馆。
他有校书之癖,每天必校书30页,总校书达1万6千余卷,曾集资刊刻《双鉴楼丛书》、《蜀贤丛书》等10种古籍。目录学著作有《藏园群书题记》、《双鉴楼善本书目》、《双鉴楼藏书续记》、《藏园续收善本书目》及《藏园群书经眼录》。后者收录善本4千5百余种,百万余言,为现代一目录学巨著,对后人研究目录学有较深影响。
江安的民俗风情
01 / 夕佳山民居婚俗表演

337c75ac4d36b2ba8e8e1de728ae0712.jpg


△夕佳山民居婚俗表演。
夕佳山古民居婚俗表演,展示了川南汉民族间习俗的一个重要内容——婚礼庆典。整个表演包括“起轿”、经“回车马”、“拜堂”、“入洞房”,其气氛热闹、场面宏大、喜庆而不失庄重,颇具趣味性、娱乐性和参与性。
江安的竹簧工艺

4208c18b7d1304635b3007e1f653629c.jpg

江安竹簧工艺是四川省汉族传统竹雕工艺品之一,是江安竹工艺的总称,宜宾市乃至四川省的竹文化显著符号。竹簧兴盛于明正德年间。江安竹簧工艺独具粗犷、质朴、精美的艺术特色。其表现形态为竹簧、竹筷、竹筒、竹根雕、竹编、竹装修等7大类上千个工艺产品。

江安竹簧工艺的艺术价值在于,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书画的笔情墨韵,又显示了艺人们高超的工艺技巧,彰显了绝妙的艺术魅力,体现了文化和自然的和谐特质,让人审美,给人慰藉。无论皮雕人物花卉,圆雕山水草虫,还是贴簧堆雕细刻,都见刀见笔,意趣盎然,栩栩如生。特别是一些能书能画者的参与,拓展了创意空间,注入了人文精神,为之锦上添花。
江安的特色美食
01 / 红桥猪儿粑

1ba6525cad40fa101144b808a042a585.jpg
红桥猪儿粑是宜宾市江安县红桥镇的一款特点小吃,享誉川渝,其晶莹剔透、温软如玉。
猪儿粑的做法其实很简单,首先将糯米粉和面粉和成软度适中且不沾盆、不粘手的面团,接着把猪肉馅、腊肉、豆干、竹笋、小葱等馅料下油锅炒香。待馅料冷却后,将馅料包裹进汤圆大小的面团里即可。刚刚出笼的猪儿粑皮薄肉厚、白软香糯,咬上一口满嘴留香。
02 /  江安烧腊

496ecef5484b9f3c711edbfab2e9e356.jpg
烧腊,成都人也叫卤肉,取猪头肉、猪蹄、猪耳、猪嘴、猪肠、猪尾,后来慢慢加入鸡、鸭、鹅等成为烧腊的常料。
将食客选定的烧腊用快刀切片,随即舀上几勺用八角、茴香等香料制作的油辣椒,再佐以花椒粉、食盐、豆油、葱段、蒜末、姜粒等调料,最后再撒上一把酥脆的油炸花生,一盘麻辣咸香的正宗江安烧腊便大功告成。
03 /  江安烧烤

3e53ecd2ae11b5aa7bce8c3d9c60ae24.gif
江安的烧烤综合了云南昭通派系和宜宾本地烧烤的优点,把把烧的干香嫩、宜宾烧烤的色香味都在里面。
“把把烧”仿佛已经和江安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盛夏里长夜漫漫,约上三五好友,点上五花肉、猪鼻筋、天味香肠、包浆豆腐、烤茄子等各种特色菜式,十分惬意。
04 /  江安面

e31e574b87f3b73199c654f73ae16524.jpg

江安最经典的面就是燃面、生椒牛肉面和辣鸡面,干拌的,江安人自信“吃过江安面,天下再无面”。

05 /  赶场山大白李

5a9f23023e7c22f9848ab5c25429dd7b.jpg
江安县桐梓镇姜庙村赶场山,有数百年种植大白李的历史,被视为“江安大白李”原产地,出产的大白李核小肉厚,香甜脆爽。
06 /  江安夏橙

89a020aa0ed4f786bc8f56101d78609a.jpg
夏橙是江安县的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始于1943年,至今已有66年的种植历史了。由“夏橙之父”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文湘先生从美国加尼佛尼亚州引入,由于气候适合而大面积种植,现已成为江安县水果的主要代表品种,从中选育出的“江安夏橙35号”、“无核夏橙”等多个优良新品系,已在生产上广泛使用。
江安夏橙不仅是四川省优质果品、农业部优质果品,还是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目前,是全国最大的晚熟甜橙——夏橙的重要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甜橙发展的优势区域,其产品远销俄罗斯、香港、广东、上海、成都等地,深受消费者的好评。(汪坤玉 易遵志)
来源/江安发布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全部评论
橙乡网的波总 IP属地:江苏
二龙口剂程,底鹏醪糟汤,安乐白肉,黄泥坝萝卜。这些吃的杂没人说呢。
2018-8-8 06:32:42 回复 来自江安橙乡网APP
道具 0 0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 宜宾市江安橙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删帖申请 | 

广告/投诉热线:0831-2620800

法律顾问:四川舟楫(宜宾)律师事务所 陈一男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ICP编号:蜀ICP备20010192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31530

川公网安备51152302000146号

电子营业执照

发布 联系QQ